返回红楼之挽天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5章 贾珩:这万里江山,究竟谁主沉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435章 贾珩:这万里江山,究竟谁主沉浮?

    盛京城

    在经过多日的围攻之后,盛京城就这般猝不及防地被汉军攻破下来,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和一波三折。www.biquge85.com

    犹如一个水坝在不停蓄水的过程中,渐渐藏不住水,而被水力崩溃开来,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但城门虽然残破,然而城中的女真八旗兵丁却一时未崩溃,几万精锐骁勇的八旗兵丁,与汉军厮杀在一起。

    而此刻从高空的蔚蓝天穹向下看去,一队队身穿玄甲红衣的汉军士卒,向着城门汹涌而进,彻底淹没了整个盛京城。

    双方的兵力,在这一刻已经高达十余万,而得亏是盛京城城池较大,可容纳百万军民。

    否则,单就是这般庞巨的兵力,就难以迅速铺陈开来。

    此刻,勒克德浑在得知盛京城被破之后,心头难免大吃一惊,掌中那把长刀的招式不由散乱几许,在贾芳绵绵不尽的刀势下,节节后退。

    却见这时,只见对面的贾芳手持一把长刀,目光冷厉,风驰电掣一般向着自己杀来。

    勒克德浑心神不由一颤,毕竟也是年纪大了,方才已经大战了几十个回合,后背已是大汗淋漓,湿透了甲胄中的衣衫。

    “噗呲……”

    就在这时,一把长刀凌厉而斩,落在勒克德浑的胳膊上,让勒克德浑发出一声痛哼。

    但见胳膊处鲜血淋漓,大股鲜血滋滋向外冒着。

    勒克德浑心头暗叫不妙,但来自胳膊处的疼痛,却让勒克德浑周身都在颤抖不停。

    贾芳见此,抖擞精神,愈战愈猛,在这一刻,几乎如牢笼一般封锁了勒克德浑的前后左右的进退之势。

    勒克德浑心头大骇莫名,大撤步向着城墙一侧退去,然而就在这时,只听耳畔恶风不善,凛冽的刀气一下子刺在肌肤上,只觉面颊生疼。

    而后就是长刀劈砍而来,一股彻骨的寒意笼罩了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心头一惊,而后,就看见那刀光炽耀闪烁,那是生命中见到的最后一抹璀璨。

    勒克德浑冷哼一声,那意识当中,当即陷入一团无尽的黑暗。

    贾芳周身浴血而起,掌中一把长刀刀锋之上鲜血沿着清冽刀锋流淌而下,滴滴答答,而贾芳周身煞气缠绕,目如冷芒,睥睨四顾。

    在这一刻,贾芳周身的精气神,可谓凝聚到一点,形成了某种实在的武力值突破,已经完成了从普通武将,到天下一等一猛将的蜕变。

    而勒克德浑的身死,也不过是城中一处处汉清兵丁厮杀的缩影。

    不少女真八旗旗丁,同样在汉军京营精锐的重重绞杀下,陷入一团苦战当中,身中数刀,倒地当场。

    祜塞此刻率领正黄旗的旗丁,浩浩荡荡向着城门处支援,试图挽回局势,但大厦将倾,根本不是能靠一人之力能够济事。

    但就在这时,随着正黄旗旗丁一同前进的汉军旗兵马,在这一刻,忽而将刀枪对准了身旁的女真八旗精锐。

    “噗呲,噗呲……”

    一把刀锋凌厉的镔铁长刀,砍杀在猝不及防的女真八旗旗丁身上。

    腹背受敌,女真八旗的旗丁就是乱作一团,如果配合着汉军将士的夹攻,女真八旗旗丁更是屋漏又逢连夜雨,不少骁勇奋战的女真八旗小将倒在血泊当中。

    “汉人反了!”

    女真人纷纷嚷嚷,而城中各色声音嘈杂一片。

    见得此幕,硕塞一颗心几乎沉入谷底,只觉四肢生寒,手足发凉。

    汉军旗的反水,无疑宣告着满清这一塞外联盟军事武装的彻底解体。

    先前,对辽东汉人的统治,更多是以利益和恐惧维系在一起,现在汉军重兵压境,满汉离心离德,彻底厮杀在一起。

    汉军旗的八旗旗丁,也是原来满清的包衣奴才,多数扯去头上的盔甲,高声道:“汉儿不为奴!”

    “汉儿不为奴……”

    不得不说,此刻的口号颇有几许讽刺意味,因为在过去满清立国的三十多年,彼等一直口称奴才。

    而多尔衮立身在城墙之上,见着前面渐渐崩溃的女真八旗旗丁,目中见着一抹惶惧莫名。

    大清亡了!

    脑海中只有这一个念头,一时间让多尔衮怔怔失神,呆立原地。

    三十余年,两代人的基业,一下子葬送在自己的手里。

    事实上,多尔衮才是女真真正的皇帝,只是欠缺一个皇帝的名号。

    而身后巍峨高立的宫墙中,宫女和侍卫、内监全部乱成一团,收拾金银细软,准备趁着乱军到来之前,冲出宫门,各自逃命天涯。

    此刻,分明是一副惶恐不安的亡国景象。

    这会儿,汉军大批骑军全军进攻,京营诸将以及江南水师的将校都已涌入城中,分成数队,有条不紊地绞杀着城中的女真骑士。

    看着大批汉军如潮水一般源源不断涌入城中,贾珩心头振奋,对一旁的陈潇说道:“大局已定!”

    盛京城终于在京营持续攻打一个多月后,宣告攻破,并未进入到寒冷的冬月。

    也没有能让女真翻盘。

    时隔五年之久,威震关外的满清灭亡在他手里,基本实现了他贾珩版的“五年平辽”计划。

    五年时光,内平民乱,革新政事,终于平灭了辽东。

    而这会儿,魏王与楚王也在扈从的陪同下,驱马来到近前,勒停缰绳,两位藩王以及随从,面上都是见着繁盛笑意。

    魏王陈然转眸看向贾珩,目光中见着崇敬,语气中不无欣喜,感慨说道:“子钰,盛京城破了。”

    这盛京城破,辽东自此平定,也有他的一半功劳。

    贾珩也有些感慨说道:“是啊,破了。”

    楚王面上也有几许振奋之意,看向远处巍峨高立的盛京城,心头已是想好了等会儿随着贾珩携手进入城中的场景。

    来日青史之上,当也会大书特书。

    只是这身边儿的魏王……多少有些碍眼。

    “子钰经此战以后,可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楚王看向贾珩,赞扬说道。

    贾珩道:“不奢望名传后世,但报君恩才是。”

    抛开甜妞儿不谈,他自崇平十四年,随晋阳进入内书房面见崇平帝,从而获得天子青眼以来,披荆斩棘,风雨兼程。

    经过东征西战,南征北讨,终于在今时今日,完成上致君王,传颂于后世的功绩。

    没有辜负崇平帝当年对他简拔于微末!

    一股轻快和愉悦之感在心底深处涌起,让贾珩心绪激荡莫名。

    面容上一时间也有些恍惚。

    依稀记得,在柳条胡同儿的那个少年,看着史书之时,看到汉虏对峙场景的畅想。

    一晃五年了。

    陈潇在一旁也凝眸看向远处升上“汉”字旗帜的盛京城,弯弯柳眉之下的清眸当中,却现出一抹担忧。

    盛京城一破,而后就是一些收尾之事,纵然勉强拖至腊月,年底或许明年开春,应该也会班师回京。

    等回到京城以后,如果那位还没有驾崩,当是如何?

    而此刻,就在贾珩与陈潇心思各异之时,京营汉军也全部如潮水一般涌入盛京城中。

    在这一刻,喊杀声几乎震天动地,声透数里。

    而连绵横亘数里的城墙之上,团团血腥之气猎猎而起,渐渐已不见了汉清双方军卒厮杀的矫健身影。

    分明是,在这一刻,大批京营汉军进入城内,绞杀着城中的八旗旗丁。

    而女真八旗旗丁正在向着宫苑内城的方向缩去,依托着街巷的狭窄地形与汉军厮杀。

    谢再义此刻骑在马上,一马当先,率领身后的骑军,宛如一道旋风般,如秋风扫落叶。

    哪里的女真八旗旗丁众多,谢再义就率领骑军向着哪里杀去。

    穆胜这会儿,同样也不甘落后,手持一根浑银铸就的铁枪,率领手下大批铁骑,向着城中厮杀而去。

    而城中的女真八旗旗丁在汉军的夹攻下,沿着街巷徐徐而退,依托城墙向着汉军顽强抵抗。

    虽然渐渐落了下风,但抵抗依然颇有韧性。

    这是一场灭国之战,经过长期的“洗脑”,女真八旗的旗丁旗将,不少都心生报国捐躯之念。

    此刻,盛京城中的女真兵丁,大概有三四万人,因为一些蒙古人和汉军旗已经反水或者消极抵抗。

    三四万女真八旗旗丁,已经是满清最后的精华,唱响了满清灭亡之前的挽歌。

    当然比起平行时空的大明,最后只有一些太监在宫城中与农民军作战,此刻的满清倒也无愧于一个初生政权的朝气蓬勃。

    谢再义骑在马上,掌中的一把镔铁长刀,横扫而过一众士卒,可见鲜血与残肢断臂纷飞。

    贾芳同样率领着一队精锐军卒,沿着两侧屋舍俨然的街道,向着一群群身穿泡钉甲胄,手持长刀的女真八旗旗丁厮杀而去。

    贾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擒下满清的虏王和小皇帝!

    河北提督康鸿率领手下一众兵丁,冲进城门之中,与迎上前来的汉军士卒,厮杀在一起。

    可以说在盛京城被攻破以后,京营军将的士气凭空高涨十分,原本攻城的疲惫和死伤畏难情绪,几乎一扫而空。

    灭敌国,擒虏王,加官进爵,封妻荫子,这一切都让在场的众军将血气上涌。

    京营诸将奋勇争先,持刀效死,在这一刻,浩浩荡荡地率领大批军卒,向着城中街巷厮杀而去。

    而盛京城中的百姓则是大门紧闭,听着街道上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一时间心惊胆战,瑟瑟发抖。

    而盛京城的宫苑之前,多尔衮面色颓然地看向远处正在与汉军厮杀的八旗旗丁,心头涌起一股无尽的悲凉。

    在这一刻,大清已是回天乏术。

    一场惨烈的厮杀自早上到了傍晚,仍未曾停止,街道之上尸体横七竖八,尸相枕籍,伤亡不可胜计。

    一团团嫣红鲜血都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形成了湿漉漉一层,站在上面甚至能够摔倒。

    而汉军的大批将士,将女真的大批兵丁分割成数个区域,前后围攻起来,随着兵力的投放,八旗兵丁寡不敌众,纷纷倒地不起。

    不大一会儿,祜塞为谢再义执刀所杀。

    城中的汉臣、汉将,此刻也没有在官衙之中坐衙理事,而是返回宅邸,大门紧掩起来,静等城外的结果。

    “王爷。”这会儿,亲卫将正在陷入思索中的多尔衮唤了过来,压低了声音,说道:“太后已经带着皇上从密道走了。”

    当初,盛京城在修建之时,皇太极特意留了一条密道,以供后世之君在情况危急之时使用,保留爱新觉罗一脉的火种,以便东山再起。

    原本就没有指望能够派上用场,但时隔多年,还是用上了。

    庄妃这会儿,正是带着福临,此刻沿着宫廷之下的密道,向着城外行去。

    多尔衮回转过神,沙哑着嗓子,说道:“知道了。”

    汉军源源不断进入城中,但兵力倒有些铺展不开,一时间并未占据绝对的上风。

    幸在兵力源源不断,双方陷入了消耗战当中。

    短兵相接,肉搏厮杀。

    ……

    ……

    而此刻,多尔衮面容上现出一抹黯然,缓缓闭上眼眸。

    不知何时,已是傍晚时分,西方天穹可见霞光弥漫,而盛京城内的街巷当中满目疮痍,遍地苍凉。

    抬眸四顾,可见残阳如血,城内可见断裂的刀枪以及一面面燃烧成烟的旗帜。

    在这一会儿,喊杀声已经零星稀落了几许,女真各处旗丁的抵挡也正在变弱了许多。

    因为,一些女真八旗旗丁开始投降,原本汉使进入城中承诺的既往不咎,也成了一些八旗老牌勋贵投降的救命稻草。

    这会儿,谢再义指挥着果勇营的汉军骁骑,驱赶大批女真八旗兵丁向宫城围拢而去。

    不仅是谢再义,贾芳与康鸿以及其他京营将校,也渐渐率领兵马抵近宫城,最终在宫城四方完成了合围。

    扛着云梯的汉军向宫城攀爬,一架架木质云梯搭在城墙上,汉军兵卒手持雁翎刀,攀爬至城墙墙头,与女真八旗旗丁厮杀一团。

    但听刀枪碰撞,乒乒乓乓之声响起。

    汉军如赤红火焰一般,汹涌成火海,燃烧着身穿各色泡钉铜甲的女真八旗旗丁,逐渐压缩着女真八旗旗丁的活动范围。

    女真八旗旗丁手持牛皮盾,向着巍峨高立的宫城猬集,抵挡着汉军的进攻。

    多尔衮立身在城头之上,正在与亲随马弁率领着正白旗的兵马,抵抗汉军的围攻。

    但这一切终究是徒劳,仍有大批汉军士卒冲杀至宫门近前,杀散围城的守军。

    就在这时,朱红宫门“吱呀”一声,轰然打开。

    “投降免死!”

    谢再义身后的一袭红色披风随之飘起,刚毅面容上满是腾腾煞气,高声喊道,几如舌绽春雷,声音在这一刻甚至暂且压制了战场上的厮杀声。

    而原本缩在一团的女真八旗旗丁,此刻似乎也如梦初醒,也不知是谁先带的头,只听“当啷”一声,旋即,众女真士卒纷纷将手里的兵器弃掷于地。

    而城墙头上,正在率领亲兵与汉军厮杀的多尔衮见此,怒喝道:“尔等是我大清的骁勇锐士,岂能投降?”

    然而,此刻却似起了连锁反应,大批女真八旗旗丁纷纷丢下兵器,一时之间,噼里啪啦之声响起。

    多尔衮见此,心头只有一念,大势已去,他多尔衮,绝不当汉人的俘虏!

    这般想着,在正白旗旗丁精锐的护送下,向显德殿方向退去。

    ……

    ……

    盛京城外

    贾珩与陈潇、魏王、楚王观望着战局,手里拿着一根单筒望远镜,看向那远处的盛京城,听着渐渐远去的喊杀声。

    此刻,汉军已经完全占据了盛京城。

    心头却不由涌起前世平行时空的明末年间,女真十万八旗入关,主宰中原,何等的意气风发?

    如今,满清所有的野心和宏图壮志,都已经化为镜中花、水中月,成了梦幻泡影。

    作为一个深知满清荼毒中华的后世之人,深知满清对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阻碍,这是一个谓之君主封建专制最为巅峰的时代。

    但之后就是盛极而衰,丧权辱国。

    只是未来的满清平灭之后,这万里江山,究竟谁主沉浮?

    魏王陈然目光振奋,说道:“子钰,喊杀声小了,可以进城了吧?”

    这一刻的魏王,万分期待进入城中。

    “先让京营诸将校打扫战场,我们第二天再进城。”贾珩斜飞入鬓的剑眉挑了挑,面色微顿。

    在这一刻,他并没有率领手下的骑军进入城中,与手下将校抢夺功劳。

    哪怕他擒杀了多尔衮,对于封郡王之爵也不会有太多帮助,但如果是一个普通军将,可以封伯、乃至封三等侯。

    所以没有必要。

    陈潇面如玄水,神色怔怔看向那蟒服少年,心头思索着下一步的动向。

    彼时,暮色降临,巍峨的城门楼上恍若隐在一团漆黑如墨的黑暗当中,恍若一只巨大的野兽,似要择人而噬。

    城门楼上,一盏盏灯笼相继点起,在这一刻,随风摇曳不停,在秋日的夜晚颇见几许萧索。

    而在这一会儿,城中的喊杀声,渐渐低了下来。

    此刻,盛京城宫城之中忽而燃起一团团熊熊大火,彤彤火光在这一刻冲天而起,隔着数里,都依稀可见。

    ()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