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日音乐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887章 《音级集合理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887章 《音级集合理论》!

    这一下.

    不管是第0史还是旧工业世界,不管是所谓巴洛克风格还是中古风格、古典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只要是不超过后浪漫主义范畴的作品,全部溶解。www.399xs.com

    申克分析法,高深的知识形成了震慑。

    非常不可思议,但不够。

    不够用力地改变这些病态的拉长蠕动的影子。

    它们直接啃噬掉了那些作品,迫使范宁必须谈论它们想要听的音乐!

    “噼啪——”“噼啪——”

    走廊外的台柱和墙体纷纷开裂,只剩几片单薄到可怜的“窗户”分出了内外边界,而放眼望去,恐怕有数以亿计的扭曲拉伸的黑影,从外面挤兑过来,死死地贴在窗户上滑动,死死地盯住了里面发生的一切!

    那种惨绿色的调子,那股骇异复杂的芬芳味道,也愈发地弥漫在了“阶梯教室”里。

    范宁却是嘴角露出了莫名的笑容。

    他不疾不徐,仍然似在回味、回忆。

    “刚说到的申克这个人呢,第0史的1868年出生,1935年去世,倒是和某个‘听众’曾经的生卒年份有一些重迭,不过,他艰苦探索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将死的最后一年,《Der freie satz》‘自由句法’一作出版,这套分析方法才形成较完备的形态.”

    “所以某位死得早的危险份子不太懂这个,可以理解,应该理解。”

    范宁又颇为可惜地叹了口气:“但申克留下的这套理论,在欧洲有段相当长的时间未得到承认,即便在美国有过一些音院将其引入教学、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其先见性,也很不系统,很不主流。”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申克本人生前研究的对象,全是18-19世纪的‘新月’和‘掌炬者’们的作品,像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李斯特、瓦格纳诸如此类。”

    范宁说到这还不忘意有所指地回头看了一眼。

    那讲台上的三大摞谱例已经溶解殆尽了。

    “没办法,每个人在生前都受到所处时代的限制,但可惜啊.这就使许多人将申克分析法误解为,‘只局限于音乐史中有限的时期’,从而降低了对其所具有的价值的认识,甚至,呵呵由此衍生出了一丝愚昧的‘欲求不满’。”

    “不过感谢少数人。”范宁摇头笑了笑,“在第0史的当时,还是有少数申克理论的继承者们摆脱了教条主义的迷雾,对一些分析技法进行了修订与发展。”

    “我记得学者Felix salzer写过一本叫《structural hearing》的著作,嗯,该怎么翻译?《结构听觉》?还有他与carl schachter合著的《counterpoint in composition》,应该叫《作曲中的对位》?可惜啊,前世我不是音乐专业生,这种前沿性的东西,看了个大概,但看得不精得了,别老是一副‘求知若渴’的姿态,你们不知道,这很正常今天难得啊,专门聊音乐理论,似乎是笃定了这能达到什么异质的目的?不过我忽然心情不错,那就多聊聊,进一步聊聊。”

    范宁忽然真有了昔日回到圣莱尼亚大学教室,给一众师生和校外求学者讲授“火出圈的和声学课程”的感觉。

    聊理论?理论好啊,理论好。

    只不过今天要可见的继续上强度了。

    想要用知识同化自己或迫使自己切割?

    那就看是谁糊谁一脸。

    “当年这些申克分析法的第一代继承者们,寥寥数人,做了一些尝试。”

    “他们尝试分析了少量诸如欣德米特、德彪西、拉戚尔、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当然,也包括——斯克里亚宾。”

    范宁的嘴角勾勒出意味深长的弧度,愈加承上启下、娓娓道来。

    “虽然,只是一些方面、一些特例、少数零散结论,但这依然具备启发性,申克分析法成功站到了和声学、对位法的肩膀之上,藉此又超越了自身,也超越了历史的局限,其广阔的神秘学价值,被显现了出来。”

    “也正因为此,我们有了继续更加.递进一步的可能性。”

    语调再一次垂落到了岌岌可危的诱惑的边缘。

    范宁回到讲台,轻轻执起粉笔,带起几缕尘埃。

    “调性瓦解计划,呵。”

    “第0史的二十世纪来了,旧工业世界的新历十世纪也来了,灯塔在暴风雨中熄灭,艺术之舟驶向无岸的深海,24个大小调和古典曲式的可能性,被别用有心之人加速开发、加速衰老,直至天边升起了另一些.不同以往的光怪陆离的‘新月’。”

    “很多人因此迷失了。”

    “这里面就有很多曾经我认识的老友。”

    “或不再朝前看,固守在浪漫主义晚期的家园余晖之下,或索性不再回头,与过去的美好的自己完全割裂,进入到某些以偏概全的极端知识中去——对,别怀疑,谁在‘调性瓦解计划’里面搞事情,我说的就是谁。”

    范宁慢悠悠吹走讲台上洒落的粉笔灰,双手撑在两侧,莫名而笑。

    “但有必要吗?完全不必如此。”

    “因为在那些看似混沌的音响迷雾之下,秩序仍然存在!旧的,新的,都是秩序!申克分析法是一道连接新旧秩序的梯子,借其攀登,你们会看到一种更为本质、更为抽象的法则,看到它就在那里!”

    他终于转身,抹除了方才黑板上已经足够高深的知识。

    再一次,写下了一个新的表述!

    「音级集合理论」

    笔触如描绘秘仪符文般难以复现。

    “音级集合理论,最初由第0史的学者阿伦·福特自1964年提出,其核心思想在于跳出传统的‘调性中心’与‘和声功能’观念,将任何一组音高视为一个抽象的集合,不论是一组和弦,还是一条旋律!”

    “如此,通过比较不同音乐片段中集合的‘基本型’,来判断它们在材料上是否具有亲缘关系,即可揭示作品潜在的统一性逻辑!”

    范宁用以揭示更高处秘密的语调更具躁动,近乎诱惑,近乎低语。

    “到这一步,请先彻底忘记你们所熟知的主音、属音、几级或几级、解决或阻碍。”

    “因为在这里,音高,仅仅是数字。”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