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412章 三分
宇文悉拔雄要到明年二月才会离京。
www.biquge500.com
太子私下里召见过一次他,给他讲了很多事情。其他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把紫蒙川作为他的封地,赐「勇毅侯」金印紫绶。
他听到后就心下一沉。
紫蒙川是宇文逸豆归的老巢,当年抵抗慕容鲜卑的前线重镇,筑有城池。听闻去年九月被国相莫浅浑的兵马攻破,据为己有。
逸豆归仍在饶乐水(作乐水),与国相的兵马对峙。最近似乎止住了一点颓势,打得互有胜负了。
从莫浅浑手里要回紫蒙川,不太容易。
只希望大梁朝的虎皮还管用,毕竟慕容鲜卑的惨状摆在眼前。在朝廷使者的陪同下,以前任单于宇文乞得龟亲侄子的身份拿回紫蒙川,作为自己的地盘。
宇文悉拔雄左盘算右思虑,觉得希望还是有的。
他并非孤家寡人。事实上,十一年前南下当质子时,可是带着「骏马五百匹、车千乘、军民数千人」。
麻烦的是这五千男女老少一时间难以召集。
最开始几年,他们被分散安置在汝南、黎阳、汴梁三地放牧。后来又被迁至谯郡放牧了两年,
最近几年则在王屋山、河清一带耕牧。
他虽然有家奴管理日常庶务,但长时间与梁朝官府接触下来,这些人里有多少愿意跟着他离开可不好说。
他没指望把这些人全带走,但至少得让他招募数百丁壮啊。没点自己人,便是去了紫蒙川也要受人摆布。
至于篡夺他家位置的宇文逸豆归,天子显然已经不打算让他当单于了。
鲜卑诸部之中,拓跋什翼键最先被摘掉单于头衔,接着是慕容,现在轮到宇文逸豆归了,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出什么激烈的反应。
按照梁廷的意见,承认目前宇文十二部的既成事实,以宇文逸豆归为肃毅侯,以国相莫浅浑为果毅侯,以他为勇毅侯,三人各据一方。
他居南,背靠梁廷,莫浅浑、逸豆归居北,东西对峙。
如此一来,宇文三分矣。
能怪梁廷么?其实也怪不上。
先是晋惠帝太安年间,单于宇文莫圭攻慕容庾,损兵折将,前后死伤、被俘两万余人。
接着是神龟年间,三家围攻慕容氏,惨败。单于宇文悉独官(莫圭之子)单骑走奔,收容亡散之后,损失过半。
最后便是单于宇文乞得龟(悉独官之子)时期,更是经历了多场惨败,直让慕容鲜卑如入无人之境,几场战役下来,损失数万人,牛羊百余万,连城池都被拆了好几座。
连续三任单于都是这个熊样,宇文悉拔雄自付换做是他,怕是也要反了。
此番内乱,表面上是攻慕容鲜卑后内部分配不均,其实是长期矛盾积累所致。
说白了,单于威望太低,敢当面指责、谩骂他的贵人越来越多。
如此一来,分裂在所难免,终于让梁廷觅得机会了。
他暗叹一声,兴奋劲慢慢退潮,甚至有些怀疑返回草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他现在是太子仆,如果安安心心等到太子登基,作为东宫老人,混一个太仆卿未必没有可能。
世上有多少人能当一国之九卿?
但随即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远离是非是对的,太子就一定能顺利登基吗?谁都说不好。
******
年前最后两天,宇文悉拔雄通过河阳三城浮桥,返回了洛阳。
河阳三城的浮桥在秋天进行了一次大修,
据说是使用鄱阳郡阴干了数年的上好木料,在当地打制船只,然后一路向北运至黄河,组装成浮桥。
河阳三桥亦有摆渡,不过只起辅助作用,绝大部分过客还是通过浮桥南来北往,整日车水马龙,不大修不行了。
朝廷甚至为此专门配备了十名船匠,没别的事,就专门巡视浮桥损坏状况,定期维修。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天下太平之后,一切都走上了正轨,河南、河北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
1
一日渐繁盛的商旅是最好的证明。
城北大夏门外的鸿胪寺宾馆内,已经住满了来自各处的使者。
宇文悉拔雄停下用午饭时,甚至见到了高句丽王弟高武。
是了,正旦要到了,高句丽被羞辱后已经选择屈服一一或许是暂时屈服一一他们若不派人来参加朝会,显然说不过去。
宇文、高句丽两家虽然一起围攻过慕容,但那都是二十年前的旧事了,悉拔雄、高武二人都没参与,也不认识,只互相看了一眼,便忙着自家事了。
高武身边跟着一堆僚属,用着高句丽土话说着什么。
旁边一位似乎是鸿胪寺的官员,顿时不满了,带你来吃住,居然还避着我说话?于是咳嗽了一声。
高武醒悟了,于是换了夏言,道:「明年春耕后,五部各出二百精锐,计一千人,最迟七月初抵达此处,交由上国操练。」
「二百人还出得起。这是要打仗吗?」有随行贵人问道。
「难道要去晋国故地打仗?我们的人不耐酷暑啊。」
「我听说在洛阳集结后,就会开往凉州操练。」
宇文悉拔雄将最后一块碎饼就着菜汤吃下,没说什么。
很巧,离开洛阳前他听闻巴西板蛮要出二千「善射」弩士,明年七月初抵达天水,然后开往凉州整训。
据相熟的兵部官员说,天子特别要求精挑细选,不能滥等充数,一定要技艺娴熟的板弩士,
且配备好铜弩、药弩。原因嘛,西征「不养闲人」,精兵吃那么多饭,赢兵也要吃那么多饭,那还不如悉数抽调精兵。
蜀中板蛮都出兵了,宇文鲜卑逃得掉吗?定然会抽调强兵劲卒。军士抵达中原后,不合格的可能还要被退回,乃至申斥、责罚。
会账之后,宇文悉拔雄便准备离开了。就在此时,一绿袍官员匆匆入内,扫视一圈后,快步来到高武面前,低声说着什么。
宇文悉拔雄特意从旁边经过,只听到「周才人」、「求恳」、「怜悯」、「觐见」等词。再用眼角余光一瞄,高武脸上混合着感激、谄媚以及一丝丝屈辱。
宇文悉拔雄顿时明白了,怜悯地看了高武一眼,出门离开了。
随从们窝在宾馆墙外,刚刚啃完几个干饼,见得悉拔雄后迎了上来。
悉拔雄摆了摆手,道:「天快黑了,进城。」
众人纷纷上马,一溜烟离开了。
******
对很多人来说,贞明六年(339)的正月就是吃吃喝喝,宇文悉拔雄也不例外。
初六这天,他受太子家令陈逵相邀,入府饮宴。
一起来的人不少,除东宫同僚外,还有部分河南、关西士人。
奇怪的是,没看到几个幽州人。
陈逵心情不佳,因为他要被外放了,据说只得了个太守之位。
换旁人能当太守,早就弹冠相庆了,但陈逵不同,离了东宫,也就淡出了权力中枢。
「卢家日渐得势,我等老人苦不堪言,奈何!奈何!」陈逵喝了不少酒,又是在家中,脑子已经糊涂了,什么话都敢说。
宇文悉拔雄暗道离开东宫果然是对的。
颖川人被惯坏了,晋季以来就没吃过什么苦头,以为自己的一切理所当然。殊不知,天子若换个地方起家,比如南阳,一样能成事。
他只是恰好利用了颖川士人罢了,而南阳虽然豪族不少,但同样没有太过强大的家族,天子舍下脸皮娶乐贵人为妻,有你们什么事?不过一一那样就是齐王当太子了,宇文悉拔雄觉得有点不妥。
宇文悉拔雄默默喝着酒,发现左卫率垣喜、右卫率刘达都没来。
垣喜是老将,刚猛忠直,不苟言笑。
刘达风趣幽默,但为人颇有分寸。
这两人都没来,显然和陈逵等人搅和不到一起去。
中庶子桓宣没来,他以前是谯郡太守,以一郡之力坚守淮水,与吴兵打得有来有回,没让他们占太大便宜,显然是有本事的。
率更令金灌没来。这是个用骑兵的行家,十四五岁就上阵了,作战经验丰富无比。
太子舍人阳骜、姚益生都没来,前者是太子妃的人,后者搞不好也投靠太子妃了。
太子文学荆博来了,去年试通四经失败,不知道明年会不会试经。呢,他似乎也有些三心二意,居然在偷偷看自己。
宇文悉拔雄端起酒樽向他致意。
荆博回敬了下,一饮而尽。
宇文悉拔雄暗暗思索,荆博家本来只是一豪民,而今虽位列士族之林,但根基浅薄得很,属于跟着天子发家的土豪,不太容易被老牌士族看得上。
不过他是荥阳人,与颖川近在尺尺,被拉拢似乎说得通。
但他又走的是太学试经的路子,与大部分颖川土人不是一回事。听说太子挺欣赏他的,这大概便是荆博能被邀请过来的主要原因吧。
宇文悉拔雄暗叹一声,这帮人是真的不行在他眼中,也就冯翊人鱼遵、扶风人鲁尚比较有能力,心里玲珑之余,诸般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前年新来的太子洗马母丘斯也不错,一年接触下来,发现他文采飞扬,书写公文时又思虑缜密,能时不时提醒太子一些错漏乃至完善文稿,考虑到他不过二十七岁的年纪,相当可以了。
也就这几个了。
「我走之后,诸君不必挂念,松月林泉,亦我所爱」陈逵用力拍着案几,叹息道。
宇文悉拔雄觉得没甚意思,酒至半场便借口有事离开了。
出得陈府时,他长吁一口气,
有些富贵,注定不属于他,或许紫蒙川才是他的未来。
大势若此,走一步看一步了。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