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563章 「562」太古拆卖;插手印尼的契机来了!
1月13日,距离春节还剩10天。
www.luanhen.com
周一上午,8点多,
联交所交易大厅在股市开盘前便被挤得水泄不通,嘈杂声不绝于耳。
阿伯、阿婆、年轻人……各样的人都有。
很快,
股市开市。
“快,帮我下单买五星银行股票!”一位身形微胖的阿伯,举着写满数字的纸条,冲身旁经纪人喊道。
旁边一位大妈撇撇嘴:“还买呀?这价都上天了。”
“你识咩啊,上周五新闻讲,五星银行收储都破7000亿了,生意能差?汇丰那些银行全部都只有3000亿以下,五星银行后续还会涨……”阿伯满脸自信地回应。
有街坊迟疑:“可别光看新闻,股票这东西,说跌就跌。”
也有街坊信心满满:“我邻居就在五星银行上班,听他说,最近去存钱的人乌央乌央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汇丰最近股价跌惨了,我之前买的都快亏没了。”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时,
交易大厅大屏幕上,
五星银行股票继续一路猛涨。
“涨啦涨啦,我可赚翻了!”
“哎呀,早知道多买点了!”
“落袋为安,还是风险太大了……”
而代表汇丰等老牌银行的股价曲线,却一路下行。人群中发出阵阵哀叹。
“完了完了,我的钱都打水漂了。”
“你傻的,都说关先生沽空汇丰了,你还留着汇丰的股票干什么……”
交易大厅里,有人因五星银行股票暴涨狂喜,有人因汇丰等股票下跌而懊恼不已……
而在众多股票当中,
太古集团的股票,十分‘低’调……
……
……
太古大厦,
楼上办公楼,
今天周一,9点,众多太古高层陆陆续续抵达了公司。
然后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
会议桌呈椭圆形,擦得锃亮,能映出人影。
新大班拜伦身着笔挺西装,神色严肃地坐在主位,各高层分坐两旁,气氛凝重。
“各位,”
拜伦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
“今天我们来谈谈太古城和太古广场的事……”
“亨利,你来说说……”
彭励治点头:“好的,大班!”
然后咳咳两声,开始介绍了一起来。
“我们的两个最重要的商场太古城和太古广场,自9月份开始,客流量一直处于50%- 60%的波动范围,形势相当严峻。”
“我们尝试了各种促销手段,可效果微乎其微。低客流量直接导致盈利大幅下降,从9月到现在,已经亏损了4亿多。”
4个亿……
众多高管脸色如常。
因为他们一直知道这个情况。
为什么会亏损这么多?
因为员工太多了,而且两个商场定位在高端商场,所以维护费用非常高,支出非常大。
拜伦敲了敲桌: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考虑出售这两个商场。”
什么?
出售?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
彭励治眼观鼻,鼻观心。
其实他明白拜伦为什么要出售太古城、太古广场。
拜伦是新来的领导,自然要做一番成绩出来。
而太古城、太古广场不但不赚钱,还亏钱,这无疑会成为他大展宏图的一个污点。
所以,他必须要趁着自己刚上位,将这个污点给甩掉。
呵呵~~~
正好,我可以顺水推舟!
祖哥可是答应我,只要这生意成了,1000万港币就能打到我账户上。
财务总裁麦克推了推眼镜,急着新boss抱大腿,率先发言:
“我觉得出售或许是个可行的办法。目前的亏损局面持续下去,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冲击太大。这两个商场的运营成本高昂,而收入却难以覆盖,长此以往,公司的资金链会面临巨大压力……”
其他高管纷纷发言:
“同意……与其保留它,还不如将钱,投入到更有潜力的项目中。”
“没错,我们已经试过了很多方法,完全没用……是时候应该放弃它们了。”
这时,
忠诚的彭励治一脸迟疑:“两个商场毕竟是太古的重要资产,拥有多年的历史和品牌影响力,就这么卖掉,实在有些可惜。”
麦克直接回怼:“那你有什么办法吗?”
彭励治想了想,最后沉默了。
麦克眼中闪过得意,脸上严肃:“过去几个月,我们尝试过太多办法了,效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不是不想救,而是救的话需要投入更多的钱,效果还未必能重新回到原来的水平。”
“我们不能再增加沉没成本。”
彭励治道:“这些我都懂,我其实也支持,我只是觉得有点可惜了。”
你一言我一语……
拜伦环顾一周,说道:“现在我们来表决一下,是支持卖掉太古城和太古广场这两个商场,不卖,继续维持现状。”
凡是要表决的,就是要背锅。
反正拜伦是不会独自扛下这个大锅。
到时候出了事,他就有理由——是大家的选择。
很快,
投票开始。
最终,大多数人倾向于卖掉其中2个商场。
拜伦点点头,说道:“既然大家意见基本统一,确定了出售两个商场,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卖给谁?”
麦克:“现在银行集体出事,经济形势不稳定,各大企业的资金受此影响,肯定也不宽裕,不敢轻易进行大规模的收购。”
“唯一的选择好像是……五星集团。”
“目前,五星银行发展势头迅猛,吸纳了大量资金,资金储备相当充裕。而且五星集团本身实力强劲……”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没了主意。
听到麦克的提议,众人眼前一亮,开始低声讨论起来。
“这倒是个思路,五星集团确实有实力接手。”
“但是……我们这一切都是因为五星集团害的,难道就这么卖给那个关祖?”
众人点头。
确实。
这跟ntr有什么区别?
“那这样,我们先透出风,说我们要卖掉太古商城,看看有没有哪个老板愿意收购……港岛不止只有港岛本地的富豪,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尼印的华人富豪……还有嘉道理家族……他们或许有兴趣。”
众人都觉得这主意不错。
不用跪舔五星集团。
“那就这样……”
拜伦道:“不过在行动之前,我们得先将会议结果和初步打算向太古总部请示,毕竟涉及这么重大的资产交易,总部的意见至关重要。”
“麦克,着手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把两个商场的亏损情况、我们的分析过程、表决结果、应对方法,都写清楚……争取今天下班前发给总部。”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散会。”
“是!大班!”*n
众人纷纷起身,鱼贯走出会议室。
……
……
一个小时后,
五星集团大楼这边,
关祖从彭励治那边收到了消息。
“终于要卖掉太古城、太古广场了么?”
“还不想卖给我?”
关祖轻笑。
虽然他讨厌太古集团,但是这太古两个商场他还是很喜欢的。
能低价买回来,何乐而不为。
……
很快,
消息就在富豪圈传开了。
“什么?”
“太古集团准备打包出售太古广场、太古城?”
……
郑老板、李老板、李基老板、吴老板(包老板女婿)……等华资大亨,一个个都有点心动了。
不过仔细想了想之后,感觉风险有点大。
如果恢复不了客流量,收购了也是亏本。
而他们有信心恢复客流量吗?
没信心。
如果说谁有信心的话,恐怕就只有五星集团了。
而且还有一点,这两个商城的没落是太古vs五星的结果,如果自己不经过五星集团同意就接手,会不会被关祖那个阎王爷盯上?
对此,他们总归有点心虚。
……
……
而此时,
尼印首都,
华人首富林老板的豪华庄园。
“黄兄!”
“林兄!”
两位尼印华人第一富豪林*良老板(77岁)、第二富豪黄*聪老板(72岁),今天约一起见面。
两人私交深厚。
庄园中,
两人在花园里面散步,一边散步,一边谈着港岛那边的事。
“黄兄,港岛那边的事,你应该知道了吧。”
“不知道林兄说的是哪件事?”
“五星银行,还有太古集团要卖掉两个商场,两件事……”
“自然是听说了,不知道林兄是想?”
“自然是去港岛……你也知道尼印这个地方,一直都非常排斥我们华人……我们将重心放在尼印,总有一天会被反噬……所以,我一直都坚定认为,要走出去。”
林老板目光坚定道。
是尼印的华人首富,是李老板之前的亚洲首富。
祖籍胡建,20岁只身下南洋,尼印独立之后,林绍良在多个行业大展拳脚,建立起庞大的“林氏王国”,被誉为“亚洲的洛克菲勒”。是尼印的“丁香大王”“面粉大王”“金融大王”“地产大王”等称号,曾获评“世界十大富豪之一”
他挺惨的,97年金融风暴,他的中亚银行被挤兑,最后被尼印收归国有。然后98年暴乱,被暴乱歹徒冲入别墅,慌忙逃到了新加坡避难,可以说是非常惨。
尼印的环境,对华人非常不友好,几乎达到了仇恨的地步。
他们憎恨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只要出现外部诱发因素,暴乱就会发生。
而华人还有一个特点,对政治参与度不高,类似于美国那边的华人。这就导致了一旦出现社会问题,容易被拿出来***……
黄老板点头:“我也是有这个想法。”
黄老板,是尼印的第二华人富豪,7岁跟着长辈到尼印谋生,从倒卖椰干开始创立金光集团,被誉为“椰干大王”“食用油大王”“纸业大王”。
他还有一家尼印国际银行,分行上百家,然后97风暴年的时候,完蛋了。
林老板:“所以,我们一起去港岛?”
黄老板:“不知道林兄的想法是?”
林老板:“我们两个人,都在港岛那边有公司……但是……具体什么情况黄兄应该清楚,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一切都因为我们是外来的。”
“所以,我觉得要找一个当地有影响力人,一起合作。”
黄老板:“林兄的意思是?五星集团?”
林老板点头:“没错,正是五星集团。”
林老板、黄老板,都在港岛有公司。
林老板有:中亚财务公司、第一太平财务公司、第一太平地产有限公司。
黄老板有:中策集团,主要从事证券投资、贸易及放债业务。
当然,实力都一般般。
然后……
这段时间五星银行在港岛搅风搅雨,两家都有损伤。
不过林老板、黄老板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第一次隔着几千公里,通过港岛那边的汇报,发现到了五星集团的实力。
更加难得的是……五星集团口碑好。
他们去‘外地’投资最怕的是什么?
怕被当地人坑了。
五星集团实力强,而且口碑好,这不是最合适的合作对象么?
于是,
林老板起了心思,约了黄老板一起谈,去港岛投资。
两人聊了许久,最终确定了目标。
“这一次太古集团出卖两个商场,是一个不错的合作机会。”
“我们可以多出钱,少要股份,获得五星集团的友谊。”
“我同意!”
……
……
第二天,
上午。
林氏公子、黄氏公子,就按照着各自父亲的叮嘱,打电话邀约,准备上门拜访关祖。
吴莲倩收到了邀约,向关祖汇报。
“尼印的两大富豪?”
“林老板?”
“黄老板?”
关祖大概想起了他们的事迹,都算的上是尼印那场大暴乱当中,首当其冲的华人富豪。
而且两位老板在内地捐款也不少,医院、学校、基建……算是名声不错的老板。
其中黄老板为家乡捐资达 1.5亿元,在中国捐赠慈善公益事业总额超 14亿元。在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黄**奖学金”。
“他们来干什么?”
“这是拜码头?”
关祖不由想到两位老板的背景——尼印首富、二富。
嘴角逐渐勾起。
“或许……”
“这是我插手尼印的一个契机!”
关祖早就想插手尼印,但是一直没找到突破口。
现在契机来了,那自然要顺水推舟,抓住它。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