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我的超能力每周刷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576章 语文完美发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576章 语文完美发挥

    理科天花板选手,比拼的就是语文分数。www.399xs.com

    虽然在实用性理科里面,最不重要的就是语文,甚至还不如英语。

    但理科考试,区分出名次的,基本上就是语文。

    就像是文科里面,拉分的永远是数学一样。

    毕竟文科里,文综高手真的太多了。

    不像是考研政治,高中政治能够拿高分的人,比比皆是。而文科生,基本上(不指全部)都喜欢历史。所以说,但凡选择了文科的优等生,文综都不会拉,不然选文科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换个说法,高考比拼的就是短板。

    语文对于多数理综高手,都不是一个轻松的学科。

    第一场考试,就定下来了格局。

    自己分数爆炸的那一次,是因为牢婷帮自己代打了,所以语文突破了140。

    同样,刘成曦成为一中的首席,也是因为语文的作文一下子突然通透了,所以突飞猛进了。

    至于石一,他的语文一直都稳而猛。

    当然,他能够被超越,有一点点的破绽,也是因为他的语文没有强到离谱的程度。

    倘若他获得了牢婷的力量,那么就可以直接宣布大结局了。

    所以,决定胜负的战争,我来了!

    在安静的等待了好一会儿后,老师开始发卷。

    现在,是看试卷的时候还不能够动笔。

    所以陈源直接的,去看到了古诗词默写。

    一般来说,这个分都是要必得的。

    这样的死分,丢了会非常的可惜。

    甚至说,如果在这里丢了分,就相当于直接的输掉了与石一的比赛。

    毕竟他是那种稍微露出一点破绽,就会被‘杀死’的可怕对手。

    在陈源看到这些古诗词默写的时候,发现都是会的。

    不错,这些分应该都能够拿掉。

    然后,再回到第一题,看现代文阅读的科普文。

    慢慢的阅读,抓住关键性的信息。然后,对一些定义的内容进行划线。

    这里还是比较考验逻辑的。

    而陈源,抛开爱钻牛角尖抬杠这一点不算,他还是非常有逻辑性的。

    这个科普文,他完全看懂了。

    水平,还行。

    就这样五分钟结束。

    开始考试的铃声,响起了!

    oK。

    第一件事情,贴条形码和写姓名考号!

    在写完之后顺便检查了一遍。

    没有问题。

    然后,将刚才六分的古诗词进行默写!

    17,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草创未就,就极刑而无温色。

    这个还好,射程范围之内。

    17,2,问的是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外与一种可能,这个就更简单了。

    直接就把诗词属于哪一篇标注出来了,会背并不写错词就没问题了。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嗯,就是这句。

    17,小刚临摹了一副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诗两句,一直没有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运用古人成句,比如……

    这里是比较少数的出题情况,就是没有唯一的答案。

    所以比较稳一点的就是,直接写一个高中必备古诗词里关于它的就行。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就这样,陈源花了两分钟,写下了这些诗句。

    再检查一遍后,得出了没有问题的结论。

    高考的6分,就这样先拿下了。

    接着,开始顺着写。

    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情绪,陈源非常有专注力的,写着这些题目。

    第一篇的现代文阅读,几个选择题,都相当的明确,一点错的可能性都没有,因为出的很有水平,基本上没有模棱两可的地方,是陈源都认可的逻辑缜密。

    目前,依旧是扣0分。

    继续。

    4,5题是主观题,是第一篇现代文科普类阅读的。

    但是,陈源依旧可以像是做理科一样,将第4题的标准答案奉上。

    第5题,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关于报道的结论有误?根据本文概括。

    1,借助名人观点和事实。(结合文中内容)

    2,借助自己的实地考察。

    3,借助常规的逻辑认知进行分析和批判。

    这是牢婷留给自己的力量!

    她说过,这一类的阅读理解是有公式的。

    哪怕改变成全国卷,依旧有自己的内在逻辑,依旧能够适用。

    这样的科普议论文,一般都是分三步走。首先,学术界权威普遍认定。第二,作者自己的亲自实验。最后,升华一下,引导读者去分析,去辩伪。

    好清醒,我的思路好特么的清晰!

    目前,依旧是满分。

    继续往前!

    陈源意识到了,自己先前最恐惧的这一门学科,经过了这几年的锻炼,最后在牢婷的传输功力下,已然习得大成。

    自己今天的状态,非常的不错。

    就这样,陈源一路往下面。

    哪怕是平时不太稳的文言文阅读,今天做的时候,手感也相当的不错。比如断句那里,非常轻松就自洽了。

    继续写,继续写。

    就这样,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陈源完成了除了作文在内的,全部九十分的内容。

    这一次的感觉,甚至跟牢婷那一次的差不多!

    比高三最后一次的联考还要稍微好一点。

    主要是碰到的题目,相当合自己的胃口。

    陈源相当确定,自己非作文的部分,完成的很是不错。

    应该全部的扣分,在十分以内!

    最后的作文,只要超过了50分,也就妥妥的130+了。

    调整了一下深呼吸之后,陈源看向了最后的这一道答题,分值足足有60分的作文。

    古代的科举,基本上都要考作文。

    一个人要当官,他必须要有相当有水准的文字功底。

    放到现在,依旧是这样的。

    文件写得好,是擢升的关键。

    而作文这一项,一直都是陈源所比较自信的。

    那么,来看看题目吧!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的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出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看到这番话陈源就一下子捕捉到了关键。

    他因为一直都在揣摩出题者的想法,一直都在揣测方向,并在很早的时候,就猜出了大体方向,因此,下载了一个软件——学习强国。

    这个玩意,对于高考作文真的很有帮助。

    而这个材料不就对应着——讲好华夏故事吗?

    注意,这个材料说了讲故事的作用,对个人的好处,以及有利于一个民族,所以这个作文,格局就一定不能够小。

    陈源敢确定,如果是从‘一个人应该会讲故事’出发,肯定没有高分。

    从‘我讲一个故事’为出发点,是偏题。

    怎么写?

    要结合这五千年的底蕴,要反应到民族国家,要结合当下,表明好的故事,能够展现华夏辉煌。

    稍微想了一下后,

    陈源,开始落笔了。

    我想,你一定听过这样的故事。

    一轮炙热的太阳,高垂在天空,燃尽一切,毁灭庄稼,晒焦枯木,使河流干涸。阳炎下,一名巨人拼命追逐,最后化作山川生灵,泽被万物。

    你还听过,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阻隔交通,出入须迂,然后一位老者,说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还有,一只可爱的小青鸟,衔着木石,穿梭天空,来回往复……

    西方的神话故事,是宣扬神明创造一切,渺小的人类,只能够仰望。而华夏的神话,无数的篇章,无不在握着拳头,铿锵有力的告诉着你:人类虽然渺小如尘埃,但也能够填平沧海……

    ……

    这一篇作文,陈源以传统的华夏故事为出发点,着重去写华夏民族的精神内核。而回归到现代,便是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伟大复兴,是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往外输出。

    最后的结尾:

    这一路走来的华夏人,都是故事的讲述者。而我们的好故事,还在生生不息……

    毫无疑问,切题了。

    而且,格局也放开了。

    应该,没有问题。

    在完成了最后的作文之后,陈源也就完成了自己的语文试卷。

    而这一篇作文,字迹工整好看,从头到尾没有一处涂抹,没有一个纠错符号,也没有写错一个字。那些古代的‘状元文章’,应该也不过如此了。

    卷面分,我无敌了。

    最后的十分钟,陈源都在检查着题目。

    从头查到尾,基本上都没有任何问题。

    对于他而言,自查是成功的。

    当然,他没有松懈。

    虽然有不少人提前交卷了,但他可不是那样轻浮的人。

    就这样,一直到了铃声响起,所有人停笔,然后被要求离开位置,出考场,由监考老师亲自下来收试卷。

    放下自己的试卷之后,陈源带着文具,去到了外面。

    这时,正是中午。

    校园里,到处都是关于这场语文的讨论声,还有一些自己认识的十一中第一考场学生。

    但他知道,考一门忘一门。

    语文,结束了。

    下一场,继续战斗!

    ——

    本来想跟着时间的,实在是卡不住了,不然就跟着做今年的考题了……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