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487章 隆化三年
正旦大朝会早就形成规制,什么时辰上朝,在哪里等,谁站哪边,怎么列队入内,众人都演练过很多遍了,可谓驾轻就熟。
www.biquge900.com
分批入内之后,则是长的恭贺颂祝,由通事舍人在殿外唱名,高官单独入内,中层数人一起入内,小官及外郡上计吏成批入内。
哦,还不能忘了外藩、属国代表,很少有国王亲自前来,一般由王世子或宰相代劳。
人数是非常多的,过程拉得很长。
年轻时候,邵勋练就了一身很厉害的憋尿本事,现在一上午离席三次,岁月不饶人。
当于阗王世子尉迟敬德献上礼单的时候,邵勋和蔼地关心了几句他的家事。因为他的妻子可能水土不服,在洛阳病逝了,邵勋询问他有没有续娶。
尉迟敬德十分感激,道:「臣前月已娶妻,乃名门闺秀。」
「却不知是哪家的。」邵勋故作不知,问道。
「乃将作少监庾公之女。」尉迟敬德答道。
邵勋点了点头,其实就是庾珉的孙女,
「卿还年轻,若有子嗣,当好生育养,将来亦可承继王位。」他说道。
尉迟敬德听了暗喜,天子说他儿子将来能当于阆王,岂不是在保证他的王位?
在这件事上,他是有那么点焦虑的。
长期在中原当质子,而弟弟们则常伴父亲身侧,情分非同一般,威胁相当之大。
但大梁天子发话了,说保证他的王位,那么这事就定了。即便今上不在了,后继之君只要不傻,都会力推他继承于阗王位,更别说他娶的新妇出身颖川庾氏了。
「卿退下吧。」邵勋笑着点了点头。
这小子立下过功劳,最主要的便是指出了于阗国境内还有哪些可供灌溉的荒地,让朝廷设立于镇时不至于无的放矢,更不至于被于阗人欺瞒。
当然,邵勋也很厚道。此事极其机密,仅有政事堂诸位宰相、中书侍郎、黄门侍郎等要害官员知晓,不会向外界透露半分,不至于让尉迟敬德没法做人。
于阗镇首批兵员千人,募集齐备后将发往精绝国故地,展开屯垦。当地有城名「尼壤」,周三四里,基址犹存,正合作为堡成一一此成为于阗镇下属军成之一。
关于精绝国,邵勋还询问过尉迟敬德。他们其实也不是很了解,只说听到一点风声,这个国家在汉末曾向鄯善称臣,几十年前似乎遭到了南边一些部落的突袭,一个人都没逃出去。
鄯善国的说法与此类似。作为宗主国,他们只起到了事后收尸的作用,一个活人都没见到,尸骸倒是见了不少。
仔细检查了一遍后,发现精绝国官衙的文书都没被完全摧毁,散落一地,有些藏于地下的粮仓中依然堆满了粮食他们认为应当是南边山里的部落突然偷袭,包围了精绝国,将其屠戮一空,残存下来的人被掳走了。
邵勋相信了他们,因为鄯善和精绝都用卢文,他们能阅读那些遗留的官方文书,如果有异常,肯定能判断出来。
而且,当地的环境并没有完全恶化,尼雅河也没有断流,尼壤城周边的沼泽更没有消失一一直到唐初,尼壤城遗址依然处于「大泽」之中,唐军在此屯垦,建立了军城。
所以,大梁朝决定以尼壤城为第一个军戌。
第二处军镇将设在建德力河(今策勒河延伸部分,已干涸)尾闾处的绿洲(今丹丹乌里克遗址),驻兵五百人。
这两处位置都比较重要,扼守通路,建立起军成体系后,能有效维护丝绸之路南道的安全,同时也能方便传递情报、公函。
于阗镇设立的目的就是军事,没别的原因,因此军成体系多位于交通要道,并非繁华地带,后面还将设立扼守昆仑山脉隘口的军城,皆是此因。
于镇设立完毕后,西域都护府会设一员副都护常驻,即都护驻龟兹,统筹全局,副都护驻于阗,专门管理于阗镇。
邵勋预料到了设立于镇的艰难,因此会全天下招(忽)募(悠),能逮一个是一个,甚至会发配犯人到彼处,尽快完善整个体系。
尉迟敬德退下后,车师后国国王车洛入内拜见一一这是一个倒霉鬼,他本来想让王弟代劳的,
但鸿胪寺说什么都不肯,一定要他亲来。
邵勋看到他后也很亲切,笑道:「宅邸收到了吗。」
车洛听完翻译后,心中一突,硬着头皮说道:「收到了。此宅华美之处,王宫远远不及,臣谢陛下隆恩。」
「收到了就多住住,把家人也接来,朕另有赏赐。」邵勋说道。
「是。」车洛苦着脸答道。
其实他早有预料了。
当初车师前国国王不就是如此么?在洛阳住着住着,国家没了,变成了交河县车师前部是小国,只有三千人,车师后部地盘、人口是其数倍,听起来不少,但变成一个郡也很简单。
正旦朝会之前,车洛与心腹大臣们商议,众人无计可施。
最后有人提议潜逃回国,不过被否决了,因为有人拿危须国举例子。此国在梁军到来前,仓促备战,将百姓收入城中,结果被一锅端,梁人在城内肆虐了好久才放手,人口损失巨大。
战争结束后,危须王一系的人想归国,结果莫名其妙死了,宗主国焉耆也不敢在这件事上发话。到了去年,梁人一口气发配了三千余人至危须,接手当地田宅,大摇大摆地耕作了起来。
很多人都传言,将来设立焉耆镇后,危须国旧址就是现成的军成之一,甚至可能是焉耆镇将的驻地。
血淋淋的例子摆在这里,由不得人不多想。
于是乎,到了今天,车洛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始终下不定决心,然后一步步被动接受所有事情。
车师后国,大抵要没了,变成传说中的北庭郡。
车洛退下后,入内的是大金链子、大耳环、纹身社会大哥做派的宁州酋豪,
治理这么大的国家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什么样的人都有******
太极前殿内流程还没走完,东西二堂的偏殿内已经准备上菜了。
官员们分成各个圈子,窃窃私语。
社会是现实的,太保汇祎、司徒刘闰中身边已经没几个人了,有也是仪式化的寒暄,现在炙手可热的是温娇和王丰。
尤其是后者,嘴都快笑歪了,因为他已被正式任命为门下省侍中,力压另一位侍中刘泌,出任平章政事,成为政事堂四位宰相之一。
他身边围绕着乌桓大姓王、祁、苏、库(原库官氏)等族的成员,以及拓跋诸姓、少许漠北高车姓氏如窟贺、斛律以及柔然西逃后投降的契芯等氏族。
这是一股庞大的势力,从东到西万余里皆有分布,横跨大漠南北。
无论你再怎么轻视他们,厌恶他们,这些人都是真实存在的,杀之不绝,剿之不尽,一时击败,还会再回来,可谓春风吹又生,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他们现在还愿意在大梁朝这口锅里一起吃饭,将来可不一定一一兴许会有部分人留下来,最终融入中原,但离开的肯定也有。
与乌桓、拓跋鲜卑相比,宇文鲜卑及慕容鲜卑残部就不怎么乐意靠过去了。
宇文鲜卑还有一部分贵人走过去礼节性地打下招呼,慕容鲜卑是一个人都没有,泾渭分明。
王丰不以为意。
他太清楚自己的斤两了,而且也不觉得这是坏事。
能笼络拓跋鲜卑故地上的人已经足以让天子给他高官厚禄了,再号召宇文、慕容甚至河南地、
西域的零散部落,你想作甚?
不要想太多,不但费神,还容易招祸。
而就在将要正式开席的时候,覆田劝农使幕府贼曹参军单迁走了过来,躬身行礼:「王公。」
王丰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将单迁扶而起,笑道:「单参军愈发得太子信重,将来还要靠你多多美言呢。」
「王公言重了。」单迁笑道:「公是长者,仆过来行礼是应该的。」
王丰笑得眼晴都眯成了一条缝,低声道:「听闻单氏被征调了一百骑兵?」
「正是。」单迁说道:「五月出发,携马五百匹。」
「老夫会关注的。」王丰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单氏是氏人,主要分布在雍州的雕阴以及朔州上、盐川二郡,耕牧并举,曾为刘汉核心部落之一,不过后来因为单皇后及北海王之事,与匈奴五部离心离德,最终在刘汉彻底覆灭之前投向天子。
今被征发百骑,很显然是要参与今年秋后征讨林邑国的战争了。
作为平章政事,王丰在这件事上是有发言权的,
另外,他怀疑单迁过来拜访是太子授意的,不然他不可能如此热情。
这个时候,王丰也感到了相当的满足一一地位提高带来的满足。
能当大梁朝的平章政事,谁吃饱了撑着去草原上拉队伍啊?想造反的,都是失意者,在现有格局下没分配到好处的失败者。
天子如此胸襟广阔,前有刘闰中,现有他王丰,分别以羯、乌桓身份入政事堂,大家都看在眼里,今后他要好生琢磨一下,该怎么当好这个平章政事。
<!-- 翻页上aD开始 -->